跳到主要內容區

106-110年度畢業生論文

畢業學年度

學制

姓名

題目

指導教授

備註

110

劉易安

天地無限《第四名被害者》及其電視劇《誰是被害者》改編研究

周美慧

110

王倩慧

實踐愛生哲學──阿澍與他的農場

翁聖峰

代替論文:作品連同書面報告(藝術類)

110

黃詠琳

起跑線

林淇瀁

代替論文:專業實務報告(專業實務類)

110

蔡詠絮

陳允元

代替論文:專業實務報告(專業實務類)

110

葉亭君

謝霜天《梅村心曲》研究

翁聖峰

110

陳瑞益

日治時期臺灣戀愛結婚與國家論的接點 ——以小說和報刊論述為觀察中心(1937-1945)

翁聖峰

  1. 榮獲國立臺灣圖書館111 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碩士優等論文
  2. 榮獲國立臺灣文學館2022年臺灣文學傑出碩士論文獎

110

吳雨蓁

國小閩南語教材俗諺及課文與主題之關係研究

周美慧

110

鄧宇涵

《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》互文性書寫與隱喻研究

周美慧

110

黃靖雅

從歷史文獻及心理空間理論探究楊青矗《工廠女兒圈》

周美慧

109

宋宜蓁

出聲做生理:台灣沿街叫賣聲之研究

戴寶村

109

胡家銘

戰後台灣社會的日本幻影—以軍歌傳唱的演變為中心

何義麟

109

胡春生

黃敬的生活相關地名及其詩作研究

翁聖峰

109

陳素玲

媒體人駱文森的政治關懷與文化認同

何義麟

109

張麗珍

宜蘭三星客家移民拓墾 —以新竹關西張慶飛家族為中心—

何義麟

109

邱胤翔

金門後浦邱良功家族研究

方真真

109

黃成業

臺北鴻儒堂書店發展史(1936-2018)

何義麟

109

廖有仁

臺北崁頂永義宮的研究

方真真

109

楊士萱

畢璞小說(1956-1997)主題與特色研究

翁聖峰

109

陳文芬

陳美珠與陳寶貴雙人唸歌研究

翁聖峰

109

徐秀英

客語新文學得獎作品的敘事分析(2005-2019)

黃菊芳

109

黃耀庭

台語─阿美族語兩語互借詞的調查佮語音分析

周美慧

108

杜明玲

製糖產業與地方發展的連動 ——以水上鄉之南靖糖廠為例 (1908 – 2008)

何義麟

108

楊庭宜

《今生緣》和《離開同方》的眷村媽媽研究

謝欣芩

108

葉嘉芸

台灣宴席菜色文化研究 ──從歌仔冊為主要探索對象

周美慧

108

廖素蓮

清領時期噶瑪蘭碑碣的權力運作之研究

翁聖峰

108

姜翔軒

清代北臺灣砲台配置之研究

戴寶村

108

蔡瀚儀

台灣文化中的人際關係與社會價值判斷 ---從歌仔冊《破天羅地網陣戶蠅蚊子大戰歌》探析

周美慧

108

陳進發

唐詩入聲在閩南語和國語讀法之比較

周美慧

108

余俊宏

十九世紀台灣民間借貸之研究

方真真

108

郭怡君

眾聲喧嘩的後鄉土——《邦查女孩》中的多元文化想像

謝欣芩

108

林欽傑

馬與人交會的臺灣史——以輸入馬的風土馴化與利用層面為中心(1630-1945)

蔡蕙頻

108

余惠琴

平路散文中的生命書寫

應鳳凰

108

吳美麗

人文紀錄片的藏傳佛教敘事: 以林麗芳《心子》、《朝聖者》與《尊瑪尊瑪》為例

謝欣芩

108

林美滿

1990以降親情散文母親形象研究

翁聖峰

107

莊昆憲

論小說《戲金戲土》與電視劇《阿不拉的三個女人》改編研究

翁聖峰

107

李宜哲

面對死亡而生 --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死亡哲學分析--

李筱峰

107

黃惠蘭

台灣商戰小說之歷史類型研究─―以《水神》ヽ 《幸福之葉》ヽ《邊境台商》為例

翁聖峰

107

邱心怡

威權體制下台灣電視競爭型態之研究:以娛樂節目製播演變為中心(1969~1975)

何義麟

107

陳明正

日治時期新店沿山地區的山林開發

方真真

107

呂靜怡

中永和瓦磘溝運用於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

方真真

107

林威辰

雲林北港舖會與祭儀文化之探討

方真真

107

蕭安惠

西螺地方歷史意象之形塑

戴寶村

107

李子嘉

鄭丰武俠小說女性展現

謝欣芩

107

林士傑

台南百貨業的變遷(1930~1990年代)

方真真

107

林千鈺

歐陽子與叢甦小說中的女性主體意識

謝欣芩

107

邱奕芸

小說與歷史的對話──以鍾肇政《川中島》、《戰火》為例

林淇瀁

107

邱靖翔

淡水街區外圍大庄、沙崙、油車口的研究

方真真

107

朱宥任

《Hasai Uchina》散文集創作

林淇瀁

107

劉晏婷

《兒童的》雜誌與「臺灣書寫」(1986-2002)

林淇瀁

107

温蔚茹

九年國民教育研究: 以1968-1978師資組成問題為中心

翁聖峯

107

李惠靜

應變與制度變革:德翔臺北輪擱淺事件的研究

方真真

107

賴柏翰

臺灣戰後文化場域中的《文星》

林淇瀁

106

管仁健

台灣戒嚴時代老兵「共妻」現象研究

李筱峰

106

陳昱芯

蘭陽女中之校史與校友生命史(1938-1968)

何義麟

106

魏鈺慈

基隆八斗子的漁民書寫───以王拓《金水嬸》與杜披雲《風雨海上人》為例

戴寶村

106

柯美伊

移動到運動-台灣橄欖球員柯子彰生命歷程之研究

戴寶村

106

楊軒豪

台灣當代文學中的東南亞家務移工與「家」的關係

謝欣芩

106

林淑萍

台灣日治時期「同文同種」關鍵詞研究--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與「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」為中心

翁聖峰

106

柯懿芯

記憶與認同──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中的灣生書寫

林淇瀁

106

侯建誌

台南北門三寮灣東隆宮信仰與王船祭儀

戴寶村

106

盧汝伶

臺灣少年小說認同主題研究──以小魯文化出版品為論述對象

翁聖峰

106

劉岡穎

清代 臺灣 男風現象的分析

方真真

106

蘇詠瀅

日帝軍國主義下臺灣兵在西伯利亞勞改口述歷史之研究-以臺籍日北兵賴興煬為例-

楊孟哲

106

夏美芬

清代彰化地區生理人之小型商業活動

方真真

106

蔡世仁

1960年代美援文藝體制與台灣文壇關係研究

應鳳凰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